方案背景
近年来由于地下水长期影响造成的地质灾害现象频频出现,降落漏斗、地面沉降、地裂缝、岩溶塌陷、海水入侵、水质污染等在造成恐慌的同时,提醒着人们对地下水监测的全面性、准确性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地下水监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得到了一定发展,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水资源条件的不断变化,地下水监测工作遇到很多新情况、新需求。在基本掌握地下水的赋存与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建立地下水长期监测网络,提高自动监测能力,加强信息服务,开展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提高地下水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建设目标
结合地下水监测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优化调整、改造更新现有监测井网的基础上,一是充实完善地下水监测井网,特别是加强新监控区、城镇、水源地等重要地区的监测井网布设和建设,实现对全市地下水资源动态要素的全面监测;二是加强地下水监测网基础设施和设备的建设,为实现地下水信息采集和信息处理的自动化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提高地下水监测职能部门的快速反应能力;三是加强监测队伍的建设,提高地下水监测队伍的业务素质、技术水平,以提高地下水信息全方位服务社会的水平和质量;四是加强地下水监测工作保障体系政策、法规的建设和职能、体制的改革,理顺经费渠道,以保障地下水监测这项公益性的、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须的前期基础工作正常、超前发展。
解决方案
地下水监测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结合各大运营商的5G/4G/3G无线网络、NB-IoT网络等网络,对地下水的PH、温度、总硬度、硫酸盐、亚硝酸盐、碘化物、苯、氯化物、铅、大肠杆菌、细菌总量等关键数据进行实时的采集,通过水利遥测终端将数据进行实时传输,以便后端可以远程获取地下水数据,监测地下水水位防止过度开采。对地下环境也进行实时的监测,全面保障地下水的开采合规、合理,保障地下水安全。
系统拓扑图
系统功能
① 实时显示各监测站的水位、水温、水质数据;
② 实现要素数据超限和监测设备故障自动报警;
③ 实现要素自动监测数据的查询、编辑等功能;
④ 实现要素自动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功能,包括统计报表、趋势曲线等;
⑤ 完成对各自动监测站站点类型、设备类型、通讯方式、监测指标等基本信息的编辑功能;
⑥ 由操作系统提供安全管理。在人机界面上设置口令,仅允许有权限的操作人员进行操作,保留日志保障操作安全;
⑦ 系统实时数据能自动写入要素监测数据库,可将实时遥测数据通过网络让相关部门进行浏览,实现数据共享。
微功耗采集系统
系统通过微低功耗一体化遥测采集终端机采集前端设备获取地下水位、水质、水温、出水量监测数据,预留接口将数据分享同步给相关平台。
完善的分析管理系统
1、系统支持阀值报警功能,对地下水位、水质等超限进行报警
2、基于GIS技术动态展示各监测井监测数据
3、提供丰富数据分析曲线图表,如地下水位等高线,颜色显示水质状况等,为管理单位相关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4、对监测点设备进行参数配置,支持多种远程配置手段
5、基础信息管理,可对每个监测点的基础数据进行编辑与修改
6、可远程提取监测点监测数据和图片,方便查看监测点情况
典型应用
思力云地下水监测管理系统广泛应用于监测地下水的水质、水位、温度等信息的采集,通过平台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对地下水污染、超采等问题进行管理并提前预警,避免发生不可逆的水资源破坏。